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林芝 [切换]
    林芝培训啦 > 林芝热点资讯 > 林芝留学知识 >  关于西湖的古诗描写西湖的十大古诗?

    关于西湖的古诗描写西湖的十大古诗?

    时间:2023-07-19 23:22:27  编辑:同城资讯  来源:资讯   网站投稿
         1、《饮》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2、《忆西湖》南明·张煌言     .

    1、《饮》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2、《忆西湖》南明·张煌言
    梦里相逢西子湖,
    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
    添得新祠一座无。
    3、《西湖留别》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
    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
    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
    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
    就中难别是湖边。
    4、《重别西湖》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
    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
    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
    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
    尽成愁叹别溪桥。
    5、《夜泛西湖》明·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
    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
    还向望湖亭上飞。
    6、《西湖柳枝词》清·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
    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
    一声声在画桥西。
    7、《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唐·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
    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
    棕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
    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
    蓬莱宫在海中央。
    8、《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
    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
    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
    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
    此中霜菊绕潭开。
    9、《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当汴州。
    10、《离岐下题西湖》唐·吴融
    送夏迎秋几醉来,
    不堪行色被蝉催。
    身随渭水看归远,
    梦挂秦云约自回。
    雨细若为抛钓艇,
    月明谁复上歌台。
    千波万浪西风急,
    更为红蕖把一杯。

    关于西湖的古诗
    描写西湖的十大古诗?

    一、10首描写西湖的诗?

    10首描写西湖诗句,例如: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代·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3.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4.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5.西湖创置自房公,心匠纵横造化同。——严公弼《题汉州西湖》
    6.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7.回首西湖湖上路,新蒲细柳为谁妍。——汪元量《寄李鹤田·文江别后又三年》
    8.西湖镜掩尘沙,翳晓影、秦鬟云扰。——吴文英《惜秋华·夹钟商重九》
    9.西湖醉卧春水船,怎样为人作丰年。——苏轼《上韩持国》
    10.西湖阅境君其访,南亩深耕我自期。——赵蕃《呈康职君谟》

    二、有关于西湖的古诗?

    杭州西湖美景闻名于世,历代文人墨客赋诗于此,留下千古佳篇。我们不妨从中借鉴灵感,用于起名,将西湖风光融入56个姓名当中。
    染堤
    出处:李叔同《西湖》“垂杨柳两行,绿染长堤。”
    点评:名中不仅有西湖美景,也能够展现生机盎然的风貌,雅致而又不失现代,富有意趣。
    范例:叶染堤、杨染堤。
    呼梦
    出处:尹廷高《苏堤春晓》“一钩残月莺呼梦,诗在烟光柳色间。”
    点评:呼字入名令人眼前一亮,搭配梦字则更为生动浪漫。名字既能够展现如梦如幻的意境,也暗含苏堤春晓的诗情画意,令人印象深刻。
    范例:林呼梦、云呼梦。
    须泊
    出处:阮元《秋日西湖泛舟》“不须泊岸寻花去,湖上秋风镇日香。”
    点评:须泊二字乍看新颖,品味过后又显得波澜不惊。名中意境平淡素雅,能够展现从容自若、宁静惬意的风貌,别具风范。
    范例:何须泊、唐须泊。
    云期
    出处:马臻《题高丽寺因上人房清静观》“空尘侵不得,心与白云期。”
    点评:高丽寺地处赤山埠与玉岑山间,景致清幽,源远流长。云期二字兼具典雅气质与浪漫气息。名中自有云迹留白、后会有期的诗韵,耐人寻味,引人入胜。
    范例:白云期、付云期。
    疏影
    出处: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点评:疏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佳名,原诗正是作于“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的孤山,当我们漫步中山公园、探访西泠印社、欢宴楼外楼之时,可否想起,如今闻名于世的名字,正是源自此地呢?
    范例:江疏影、兰疏影。
    映荷
    出处: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点评:原诗是西湖诗作中最闻名的诗篇之一,诗句富有画面感,令人身临其境。如果能搭配与荷景掩映成趣的姓氏,则更胜一筹。
    范例:芦映荷、连映荷。
    清坚
    出处:蔡襄《奉答孙推官南屏旧游》:“未省天工能刻饰,祗应山骨自清坚。”
    点评:清坚二字既有简明干练之意,又能展现冰清玉洁、坚韧不拔的品格,寓意深远,富有启示意义。如果想为孩子取个励志的名字,这也是一个富有新意的选择。
    范例:石清坚、陶清坚。
    对晚
    出处:张矩《应天长·南屏晚钟》:“翠屏对晚,乌榜占堤,钟声又敛纯色。”
    点评:对字在生活中常用,起名却不常见,也因此成为辨识度极高的用字。只要搭配得当,则自能展现与对酒当歌、对常亭晚类似的诗意,典雅得体,不显市侩。
    范例:施对晚、钟对晚。
    晴沙
    出处:白居易《杭州春望》:“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点评:名中意境温暖和煦,既能展现明媚春景,又饱含自白居易筑堤以来千载岁月荏苒,西湖风光依旧的寄托。
    范例:步晴沙、骆晴沙。
    争暖
    出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点评:名中意境活泼灵动,富有表现力,令人印象深刻。如果姓氏与诗意契合,可以作为新奇大胆的选择。
    范例:韩争暖、燕争暖。
    清嘉
    出处:柳永《望海潮》“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点评:清嘉二字寓意美好,符合家长对子女的美好期盼。但毕竟嘉字作为名字略显流行,格调有限,可以当作保守的选择。
    范例:胡清嘉、祝清嘉。
    晏如
    出处:桑调元《云栖洗心亭》:“今夜栖兰若,我心方晏如。”
    点评:晏如有安然自若之意,气质中庸得体,寓意安逸祥和,既契合洗心亭的优雅景致,也符合人们对岁月静好的期冀。
    范例:方晏如、舒晏如。
    涤烦
    出处:宋之问《灵隐寺》:“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点评:与晏如淡定的佛系相比,涤烦则能展现另一种激烈、迅猛的佛系,富有视觉冲击力。名字仿佛骤然将我们带入灵隐寺的深山古刹之中,又如醍醐灌顶,初觉迷惑不解,然后又有洗心涤虑、心无旁骛之感。
    范例:安涤烦、辛涤烦。
    即秋
    出处:徐集孙《可赋轩避暑》:“世人奔竞长为暑,心地清凉即是秋。”
    点评:钱塘夏日有时酷热难当,但若栖身可赋轩、一览太子湾,默诵“心地清凉即是秋”,或许能有所慰藉……当然,作为名字来说,即秋不仅有清凉自在之意,也能展现丰硕充盈的品格,富有风采。
    范例:梁即秋、丰即秋。
    映微
    出处:潘阆《酒泉子》“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
    点评:映字的温和气质与微字的精妙意境相辅相成,如果搭配气势宏大的姓氏,则有小中见大之妙。
    范例:万映微、洪映微。
    点枝
    出处:周密《柳梢青》“香浮翠藓,玉点冰枝。”
    点评:点字入名有着点石成金、画龙点睛的风采,十分精妙。点枝作为名字,则适合搭配带有花卉意象的姓氏,展现缤纷烂漫的意境。
    范例:梅点枝、华点枝。
    际城
    出处:张矩《应天长》“四望涌金楼,带草帟烟,缥缈际城堞。”
    点评:此名是西湖系列少有的气势豪迈的名字,兼具一望无际的开阔意境与众志成城的坚毅气质,富有风范。
    范例:楼际城、杭际城。
    漾绫
    出处:陈文述《适安园咏陈源》“金溪细縠漾吴绫,曾有芳园胜马塍。”
    点评:名中意境活泼生动,能够展现欢快洒脱的风貌,富有表现力。
    范例:周漾绫、童漾绫。
    漾晴
    出处:周密《木兰花慢·雷峰夕照》:“塔轮分断雨,倒霞影,漾新晴。”
    点评:与前名相比,这个名字则更侧重亲和力,能够自然展现雷峰夕照、水光潋滟的意境,更适合搭配富有景致的姓氏。
    范例:桥漾晴、柳漾晴。
    菱歌
    出处:莫璠《蝶恋花·雷峰夕照》:“十里画船归欲尽,渔唱菱歌,别是湖中景。”
    点评:菱歌二字意象轻快灵动、婉转悠扬,契合江南水乡景致。如果希望孩子欢快活泼,与歌声相伴,不妨考虑这种类型。
    范例:范菱歌、甘菱歌。
    浸宵
    出处:马洪《南乡子·三潭印月》“潭水碧寒天,冷浸中宵皓月圆。”
    点评:名中意境虽然稍显寒冷,但又不失圆满。若是恰逢月圆之夜出生,那三潭印月的诗意想必也十分应景,富有纪念意义。
    范例:谭浸宵、谷浸宵。
    盟鸥
    出处:阮元《晚过西湖》:“独拏小艇过西湖,狎鹭盟鸥好画图。”
    点评:这个名字形式新奇特别,格调会稍有争议,也因此显得极为生动夺目,令人印象深刻。
    范例:鹿盟鸥、许盟鸥。
    挽萝
    出处:陈贽《烟霞洞》:“谁携白玉如来手,风动浑疑挽绿萝。”
    点评:挽字意象生动自如,更添一分蔚然深秀的意境。“滕挽萝”与另一篇文章提到的“池挽亭”异曲同工,都是主谓宾架构、以人拟物的典范。
    范例:滕挽萝、苏挽萝。
    列远
    出处:梅询《登北高峰塔》:“高峰列远岑,亭亭几百载。”
    点评:列字自有雄州雾列、鳞次栉比的气势,搭配远字更显恢弘大气,能够展现昂扬乐观、豁达博雅的心境。再联想到北高峰的意境,更添一分高瞻远瞩的风采。
    范例:高列远、姚列远。
    答风
    出处:梅询《登北高峰塔》:“铃声答夜风,轮影落苍海。”
    点评:答字入名十分惊艳,辨识度高,令人印象深刻。答风作为名字不仅有居高临风的诗意,适用性也很广,应对大部分姓氏都游刃有余。
    范例:叶答风、李答风。
    真源
    出处:许承祖《武林山》:“蜿蜒奇秀开灵竺,千古真源属武林。”
    点评:真源二字富有哲理,喻示孜孜不倦、求索真理的品格。在诗中又有源远流长、钟灵毓秀的风貌,大气典雅,杭范十足。
    范例:凌真源、卫真源。
    声远
    出处:张祜《题杭州天竺寺》:“洞壑江声远,楼台海气连。”
    点评:声远二字意象开阔嘹亮,富有气魄,作为名字形式低调,气质悠扬,收放自如,令人心旷神怡。
    范例:江声远、余声远。
    洲望
    出处:沈周《保俶寺》:“故乡迢递独登塔,烟水长洲一望中。”
    点评:从起名的经验来讲,洲望这种动名词倒置的形式,能给人留下更为丰富的联想空间,余韵悠长,耐人品味。名字既能够令我们身临其境,步入从宝石山上俯瞰西湖的壮阔美景,也可使我们燃起对未来崭新的希望……
    范例:茅洲望、顾洲望。
    试想十年之后,若有人走过西湖一处风景,对着孩子说:你的名字就是取自此处,再诉说作者的故事和此地的变迁,想必也是一分别样的情怀。
    本文作者:林江仙

    三、描写西湖的十大古诗?

    一、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的前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雨时的不同景色。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体现出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
    三、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唐代·白居易《春题湖上》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春景诗。这首诗前六句写景,突出一个“绿”字,后两句写情,突出一个“恋”字,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后人评论此诗“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全诗不仅结构上曲折委婉,而且借景深化了诗旨。
    四、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代·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五、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宋代·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这首小令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自己梦中泛舟西湖和被雨惊醒后的情景。
    六、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宋代·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本词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七、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宋代·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上片用“旌旗”来比况荷花的“红幢绿盖”,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把荷叶比作红幢、绿盖的仪仗,随着自己前呼后拥,写出了荷塘荷花开放的旺盛姿态。作者紧扣“西湖好”的总写到展开具体描写,碧绿清澈的湖水承载着小船与游者,长长的湖堤长满茂密的芳草,满眼的绿意,扑鼻的清香,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信息。
    八、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宋代·徐元杰《湖上》
    这首诗写诗人泛舟湖上,为两岸明媚的春光所陶醉的愉快心情。
    九、晴云轻漾,熏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映湖光,逞新妆。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舫。风,满座凉;莲,入梦香。
    —元代·薛昂夫《西湖杂咏·夏》
    本诗写出夏日西湖云散风轻,是避暑的好地方,歌女的华丽衣服,倒映水中,湖面歌舞飘荡,凉风满座,莲香入梦,让人陶醉其中,乐而忘返。
    十、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断霞遮,夕阳斜,山腰闪出闲亭榭。分付画船且慢者。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元代·薛昂夫《西湖杂咏·秋》
    这首写西湖秋景的小令,一开始渲染深秋景色,稀疏树林,被秋霜染红的枫叶,将要凋谢的木芙蓉。但是,作者要强调的,不是这萧瑟的景象,而是天然装点成的秋天特有的重重叠叠的山峦的可爱。深秋时节,有的树木虽然落叶,而不落叶的树木依然翠绿,加上经霜的红叶,那秋山被点缀得何等斑斓,因而使人没有丝毫伤感。接着写晚霞映在山坡上,写山腰间蓦然露出的亭榭,晚霞前用一个“断”字,亭榭前用一个“闪”字,这都使自然界的景象机趣盎然,活灵活现,令人感到仪态万方,千姿百态。在亭榭闪出后,又用一个“闲”字。一“闪”一“闲”,既蓦然,又悠然,想象丰富,意境悠远。

    四、关于西湖的古诗词有哪些?

    1、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文
    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
    2、西湖
    长相思·游西湖
    宋代:康与之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译文
    南有高峰,北也高峰,两峰之间,一片湖光锁在烟霭迷蒙之中。春天来了,面对美好的湖光山色,愁绪万千种。
    郎的情意浓浓,妾也情意浓浓,妾坐油壁香车,郎骑青骢宝马,记得,在九里松初次相逢。
    3、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宋代:欧阳修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译文
    春天使者姗姗前来访问,西湖水面换上绿色衣裙。
    漫山遍野捧出七彩热情,花风落地一样唤人兴奋。
    春来了,参军思绪乱如云,白发人,最怕题诗送青春。
    我知道你摆好了湖中酒席,等待着老朋友来开怀畅饮。
    遥遥万里你捎来一片春情,每到春来我暗暗感到心惊。
    冰雪消融,门外千山碧绿,繁花争妍,江边二月多晴。
    还记得,少年时,迎春畅饮,到如今,春草绿,两鬓如丝。
    他乡作客,物态人情各异,东风情意,年年难舍难离。
    酒泉子·长忆西湖
    3、宋代: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译文
    我经常想起漫游西湖,整天站在楼台上,扶栏远眺那湖光山色的情景:湖面上三三两两的钓鱼小船,小岛上天高淡远的号色。
    最难忘的是,一阵悠扬的笛声隐隐约约地从芦花荡里传长时,惊动了栖息在那里的白鹭,它们倏地成群飞起,排列成行。西湖的景色使我艳羡神往,因此一旦离开它,闲暇时,又撩起我垂钓的情趣,开始整修钓鱼工具,此刻仿佛又置身于清凉爽阔的西湖秋色之中了。
    4、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宋代:许棐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译文
    一个春季没和西湖谋面,怕见外边这花香日暖的春天。窗外的雨应和着我的泪水,挥动着我手中的笔管吐诉情感,心中的思念那么长,信笺却这么短,我怎么能够把话说得完。
    懂得我心的只有这雕梁上的春燕,飞来飞去地与我相伴。东风哪会晓得我琵琶声中的忧怨,刮来刮去又把花儿吹落一片。
    5、西湖杂咏·春
    元代:薛昂夫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
    叩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
    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译文
    远山一片青翠,湖面就如白娟般光洁,每走一步都都如同一幅山水画。去寻访林逋的梅花仙鹤,再去苏堤游玩。把西湖美景都游个遍。明月高高升起天色已晚,回路还远也都不去管它。向前行水和船儿啊不要转头,对着如此美景,酒可不要斟浅了。

    五、10首描写西湖的诗?

    《钱塘湖春行》唐朝·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朝·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朝·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联系邮箱:599911198#qq.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