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西安 [切换]
    西安培训啦 > 西安热点资讯 > 西安教培资讯 >  秘书长、校长关于振兴的讲话|赵继荣:加快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的发展

    秘书长、校长关于振兴的讲话|赵继荣:加快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的发展

    时间:2023-11-15 02:48:45  编辑:行业资讯  来源:资讯   网站投稿
    话题:#甘肃# 文章来源:匿名用户, 内容简述:秘书长、校长关于振兴的讲话|赵继荣:加快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的发展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编者按

    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会、“兰州倡议”开启了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落地甘肃,赋予甘肃高等教育挺膺担当、创新引领的新使命。省教育厅推出“书记校长话振兴”栏目,共谋发展大计、共享实践成果、共绘美好愿景??????本期,跟甘小教一起来看甘肃中医药大学↓↓↓

    加快推进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发展

    投身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

    改革先行区建设

    甘肃中医药大学校长赵继荣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为全面落实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会暨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部署要求,甘肃中医药大学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抢抓先机,找准定位,发挥优势,顺势而为,通过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持续激发发展活力,提升办学治校水平,破解改革发展难题,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谋划学校事业发展。

    一、坚持正确的导向原则和目标定位

    学校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坚持“一体两翼”协同发展思路,以教育教学为基座,探索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以医教协同、科教协同为两翼,发挥特色优势,两翼协同推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振兴中医药事业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树立正确的导向原则。一是立足陇原,贡献国家。坚持“四个面向”,做到“四个服务”,强化学校建设同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立足陇原大地,出人才、出成果,出方案、出智慧,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多作贡献,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高等教育。二是改革创新,协调发展。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以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强化发展特色、提升发展动能,构建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三是高点定位,动态平衡。坚持“扶优、扶强、扶特”,瞄准一流目标,聚焦中医药重大成果,汇聚优质资源,精准发力,集中产出一批既充分体现学校特色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又具有重大学术贡献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标志性办学成果,促进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四是系统推进,多元支撑。坚持“一张蓝图”“一盘棋”思想,加强前瞻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始终聚焦学校主责主业,强化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开拓意识。统筹推进“一校四区”布局调整优化,瞄准重大发展战略方向,主动利用人才、科研、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增强汲取、转化资源的能力,多渠道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准确把握办学定位。学校始终秉承“立足西部求特色发展,传承仁术重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遵循“仁术勤和,玉汝于成”的育人理念,以建成“全国知名、西部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为使命愿景,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突出中医药主体和特色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医学和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多学科协同发展;实施人才强校支撑、科技创新突破、协同融合发展、文化价值引领战略,培养具有复合特质的应用型人才,奋力将学校打造成为教科产研用一体化发展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

    紧紧锚定目标任务。“十四五”期间,全校上下围绕1个主题(实现高质量发展),聚焦10大目标(办学治校高站位、党建思政高引领、学科建设攀高峰、科学研究高水平、人才培养高素质、服务社会高对接、对外交流高层次、文化传承高聚焦、队伍建设高标准、治理体系高效能),具体落实到30项工程,建成6大基地(新医科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医药研发与成果转化中心、中医药战略规划与政策咨询专业智库、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平台、中医医疗和康养服务高地、中医药国际合作与开放办学窗口)的“1136”战略谋篇布局。到2035年,学校办学实力、科技实力、医疗实力、社会贡献力及文化凝聚力大幅跃升,整体办学实力进入全国中医类院校前列,成为引领区域医学高等教育、医疗卫生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二、切实加强教育教学内涵建设

    今年3月,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省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中西医协同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中医药开放发展、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等8项工程的25项工作任务。“聚焦中医药强省建设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搭建了特色优势平台。学校将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不断提升中医药大学现代化建设水平。

    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加快实施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聚焦维护生命健康全周期全过程需求,深化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多类型、多层次医学类人才;深入推进“53”、本硕博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计划,夯实学生的学科专业基础,提升临床综合能力,激发临床科研潜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总结中医学岐黄英才班、中西医临床医学精诚班、临床医学杰出医生实验班培养经验,进一步创新模式、拓展范围、提高质量、形成范式。实施卓越医师培养计划,以产业和技术发展新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促进医工结合、理工交叉、工文渗透,着力推进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工程类人才。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专业三级认证,引导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真正让立德树人落地生根。

    大力推进特色专业体系建设。按照“打造培育一流品牌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专业、扶持强化新办专业”的思路,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引领,深化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专业建设和动态调整机制,打造“理念先进、适应需求、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本科专业体系,建立国家、省级、校级三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机制,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满意度;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大做强中医药专业,持续优化现代医学专业,科学发展医学交叉融合专业,调整优化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专业结构布局,构建自主性与规范性、灵活性与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建设体系。

    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持续提升生源质量,深化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建立分类选拔方式,厘清培养标准、优化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创新培养模式,着力推进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九年制教育改革,积极构建以“开放”“交叉”“贯通”为特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增强导师“导学导研”意识,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业务能力。优化以学科学位点为主体,学院为主责,学校为主导的三级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加大培养基地建设力度,强化培养单位主体责任,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形成培养单位主动创新、特色发展的办学机制,着力提升研究生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的能力水平。

    着力构建高水平学科体系。建设好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群,铸就一批“高峰”“高原”“高地”学科,形成梯次推进、整体提升的学科发展格局。积极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新体制、新机制,打破学科壁垒,统筹优势资源,融通共建优势学科,紧盯行业的、民族的、地域的社会需求,聚焦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进一步凝练提升学科特色方向,着力提高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力争优势学科或特色专科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优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建设布局,加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建设力度,为建设“健康甘肃”和构筑公共卫生安全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围绕智慧医学、生物医学、医学工程、医学技术、卫生管理、医疗保险,培育医工、医文、医理融合新兴交叉学科,打造学科发展新引擎,集聚学科发展新动能、实现学科发展新突破,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

    持续加强医教协同发展。加快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推进第二附属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共建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加快推进国家级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和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建设,将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建成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将第三附属医院建成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推动优质中医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进一步巩固中医药优势,加快推进国家中医优势专科、省级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中医康复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省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加强与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市政府的合作关系,支持第一、第二临床医学院做大做强。

    三、创新驱动科研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加强科学研究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方法,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作为中医药高等院校,学校充分认识创新驱动科研赋能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着力建设高水平学科团队。“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实施学科团队锻造工程。加大引培高层次学科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力度,着力构建高水平领军人才挂帅、专业结构互补、年龄结构合理的博士学科团队。打造高层次学科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实施学科骨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培育中青年学术骨干和中坚力量;实施特聘计划,培养或引进10-15名学术造诣较深的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高水平中医临床人才和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领军人才,支持一批优秀青年学者,重点培养20-25名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进一步提升学科团队的国际化交流水平。

    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内驱力。紧紧围绕我省“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互动模式,以西北地区常见病的中医药防治、甘肃道地药材保护挖掘、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为重点研究领域,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攻关,启动知识产权保护与专利导航战略计划,积极研发“有效组分、成分配伍”的创新中药,深化“甘肃方剂”研究并推广应用,助推我省陇药产业和健康产业快速发展,主动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产出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一批高层次科研奖励,在发明专利、技术转让、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推动形成以“我”为主的技术标准,在优势学科领域取得标志性成果,促进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

    打造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建好用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全力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聚焦中药材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发挥教育部西北中藏药协同创新中心作用,做大做强甘肃陇药产业创新研究院。筹建敦煌医学与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与国家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建成甘肃省中药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创新平台、甘肃中药监管科学研究中心、甘肃省中医药古籍研究中心,培育循证中医药学与临床转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药资源评价开发利用等省级重点实验室,争取建设国家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行业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着力推进中医药防治慢性病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推动中医药研发国际交流与合作进程。

    总之,学校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加快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积极投身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建设,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书写好“西部答卷”。

    更多新闻

    1‍

    省政府奖励名单公布→

    2‍ 我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一批开始录取3 她信念坚定,步履不停,用奋斗诠释梦想…4

    教育部、公安部发布预警!

    责编:杨争荣

    审核:焦鹏宁

    如果觉得好,点个赞吧!

    文章来源:推荐,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联系邮箱:599911198#qq.co m